开云体育中国-第戎战胜图卢兹,降级区形势好转
“土言土语”200多篇文章!欢迎提问和探讨,提问请在底部留言,投稿邮箱jhonxw@sina.com
[导读]执法监察工作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围绕中心、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严格执法,国土资源执法力度不断加强,执法形势持续好转。但也要看到,国土资源违法总量仍然较大,特别是重点工程和农民住宅用地违法占比较高(占违法总量三分之二以上),严格执法的重点不突出;不少地方寄望通过年度卫片检查、运动式执法、专项行动等一次性“过关”,对日常执法重视不够,执法效果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很有必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认清形势,找准问题,明确今后一段时间执法监察工作总体思路、重点和措施,加强和改进执法监察工作。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结合贯彻落实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法监察工作的意见》,乘设立雄安新区净化用地环境之势,进行了深刻反思和实践探索,明确了河北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新路径:走出卫片执法困境,不能再为卫片执法而卫片执法,自己治自己的病,而是要跳到圈外,釜底抽薪,迂回攻坚。跳到卫片执法之外找出路,以卫片执法评价、检验一个地区打击违法用地的成果、管控水平,通过明确主体责任、强化源头防控,转变卫片执法方式、强化日常执法,借助外力、抓好“堵、疏”两方面工作等,全面改进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执法局长陈兴胜同志的文章全面梳理了新形势下河北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实践和思考,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
河北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跳到圈外 釜底抽薪 迂回攻坚
近年来,面对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严峻形势,我们结合贯彻落实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法监察工作的意见》,乘设立雄安新区净化用地环境之势,进行了深刻反思,逐步趟出了一条新路:走出卫片执法困境,不能再为卫片执法而卫片执法,自己治自己的病,而是要跳到圈外,釜底抽薪,迂回攻坚。跳到卫片执法之外找出路,以卫片执法评价、检验一个地区打击违法用地的成果、管控水平,通过抓好“堵、疏”两方面的工作,为卫片执法抽薪、缓压、减负。去年以来,我省实施跳到圈外抓卫片执法、多方面釜底抽薪之策,达到了迂回攻坚的目的。今年初始卫片执法违法用地总量比去年下降了3.6万亩,去年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从39%下降到2%,今年6月底将下降到15%以下,年底基本清零。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化源头管控
村级干部是遏制违法用地的第一道防线,如果村级干部负起责任,筑牢防线,违法用地将得到有效管控。我省要求各地对村、乡镇两委班子建立约束机制,运用经济的、组织的、法律的等多种手段,给村干部套上紧箍咒,促使他们对管控违法用地负起主体责任,发挥作用。保定市徐水区出台了《关于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加强土地监管的实施意见》,对村两委负责人根据发生违法案件的数量,给予通报批评、扣减基础职务补贴、启动罢免程序、移送司法机关等处理,这些政策落实后效果很好。同时,应当发挥乡镇打击违法用地生力军的作用。乡镇是最基层一级的政府,它有三大独特的优势:一是情况熟。每个村都有一名乡镇包村干部,对每个村、甚至每家每户都非常熟悉,有利于对症下药。二是力量大。乡镇人员相对较多,一直以来乡镇都有个传统,遇到中心工作一起上,这就决定了乡镇很有执行力。三是手段多。乡镇最接地气,对农村的事情,有很多土的、洋的办法,有的放矢,富有成效,管事管用,能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我省许多地方都把制止违法用地、拆除违法用地的任务交给乡镇,收到奇效。截至5月30日,徐水区已拆除各类违法用地655宗,面积1826亩,都是以乡镇为主体完成的,国土部门只管“两件半”事,一管拉条挂账交政府,二管检查验收消账单,半件事就是受到乡镇政府邀请后,全力以赴帮拆除。
二、大力提升日常监管水平
一些地方把卫片执法当做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养成了只等着卫片执法下来,确认哪个违法了再进行查处的坏毛病,对日常执法、常态巡查不重视,违法用地发现不了,发现了制止不了,违法了查处不了,查处了落实不了,最后都攒到一年一度的卫片执法里,攒了一年甚至几年的违法用地,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其实,卫片执法只是一种执法手段,远远不是执法监察的本身。他只能发挥三种功能,一是查缺补漏,个别的违法用地在日常执法的时候没有发现,或者被忽视了,通过卫片执法再被发现、被重视。二是攻坚克难。有的在查处违法用地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通过卫片执法的强大推动力解决问题。三是评估检验。评估一个区域土地监管情况。绝大多数违法用地都应该在平时解决,消除违法状态,而不能把所有违法用地都在卫片执法中解决。河北省下决心转变这种惯性思维,从日常巡查发现到及时制止,从查处整改落实到消除违法状态等一系列工作都要求在卫片执法前完成。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省厅印发《关于加强日常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市县也建立了日常监管的工作机制。衡水市运用卫片执法提供的技术支撑,评估发现率、查处率、落实到位率、消除违法状态率,并实施严格的奖惩。三河市的视频监管模式、东光县的手机执法模式、丰南区的无人机巡查模式以及遍及全省的微信圈执法模式,都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日常监管到位了,平时的工作做好了,违法能发现,发现就制止,违法能查处,处罚能落实,直至消除违法用地状态。全省多数地区将像衡水市、辛集市一样,今年6月底实现违法占用耕地“清零”,明年初始比例将下降到15%以下,卫片数据下发一个月后“清零”,2018年将基本不再发生新增违法用地。
三、借助圈外力量
(一)借助第三方力量,政府购买服务。以前卫片执法效果不好,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自己治不了自己的病”。省管局,市管县,该严格的松了手,该惩罚的下不了手,客观上起了姑息纵容的作用,也强化了一些人投机取巧的心理。去年省厅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立项耗资461万元,将卫片执法核实工作全部交给了省第二测绘院,由他们完全负责,终身追贵,确保核实工作的全覆盖和客观真实,营造了一种高压态势,发挥了难以替代的督促整改作用,基本解决了“自己治不了自己病”的问题。截止5月底,全省实地核查图斑6700多个,消除违法占用耕地面积2.3万多亩。邯郸市、廊坊市、石家庄市都采用借助第三方力量进行核实工作,在省级核实前,市级先进行核实,真正确保图斑整改到位,消除违法状态到位。政府购买服务、全覆盖核查的思路,也适用于巡查发现违法用地环节,一些地方也正在积极探索与实践。
(二)借助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迂回攻坚。从打击违法用地角度,土地管理法存在两大欠缺,一是拆除违法用地土地管理部门手段不足,需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程序复杂,周期大长,时效性差。二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违法用地不能直接拆除,但卫片执法是以违法占用耕地的比例为依据对地方政府进行问责的,不论是否依土地法进行了查处,只要违法占用耕地还存在,比例就不能降低,问题就不能解决。针对这些矛盾,我们引导市、县(市、区)借鉴规划法来消除违法用地,因为规划法规定不符合城市规划,规划部门就可以进行强制拆除,城市规划内的由规划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外的由乡镇负责。运用规划法来消除违法用地,时间短,效果好,许多地区已经运用的非常娴熟,比如昌黎县、辛集市都有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在制止违法用地环节,国土部门更显手段不足,常常是眼看着生米煮成熟饭。我们引导市县运用新环保法解决问题,新环保法规定:建设项目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采取强制措施。当事人如果被拘留,违法用地自然也就不会继续下去了。实践证明,这个办法效果很好。去年以来,全省制止违法用地行为1000多起,其中就有借助环保法的功劳。
(三)借助督察之势,落实共同责任机制。国家土地督察机构代表国务院对地方政府进行督察,具有先天优势。过去地方怕督察、拒绝督察,现在我们变惧怕为欢迎,借助督察的力量,推动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近年督察的重点发生了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将重点督察违法用地整改转移到督察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行职责上。二是对打击违法用地重视不够、措施不力,阻碍查处的地方政府督促整改。我们借助这一力量,把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卫片执法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甚至有案不查,形成阻力的,反映给北京督察局,由他们督促解决地方党委政府问题。同时借助督察机构的力量,解决负有共同责任机制的相关职能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问题,确保共同责任机制切实发挥作用。去年开始,督察机构开展省域全覆盖例行督察,我们将利用这些机会,做好打击新增违法用地大文章。
四、将卫片执法纳入全局工作同步推进
我们要求各地将卫片执法纳入全局工作中去谋划和推动,运用卫片执法这个手段,帮助地方政府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辛集市将打击违法用地放到全市建设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和运作,将违法用地和创建园林城市、住建部的三年拆违行动、信访维稳、政治安全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拓展用地空间、改善发展环境、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党委政府理解搞好卫片执法、拆除违法用地是地方全面发展的需要,从而增强地方党委政府主动打击违法用地的内生动力,在谋划、推动整体工作的同时推动卫片执法。辛集市委市政府通过打击拆除
各类违法用地,腾出土地6000多亩,不仅解决了创建园林城市所需的林地,促进了产业升级换代,还将为政府创造30多亿元的土地收益,收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对所有违法用地一视同仁,也是跳到圈外的应有之义。违法用地,从对社会危害的角度看是一样的,只查当年卫片拍到的违法用地,对违法者来说是不公平的,对社会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因此,对所有违法用地都要本着发现即查处,查处必除根的原则,将所有违法用地都依法处置到位,这样有利于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有利于减小执法阻力。我省近两年来支持鼓励对所有违法用地一律纳入打击范围,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辛集市截止到2017年5月底,拆除各年度违法用地6000多亩,仅有152.5亩是今年卫片执法图斑。由于实行跳出卫片执法打击违法用地的办法,实施阻力大大减轻,没有一起上访告状的案例,95%以上都是自行拆除的,赢得了全市一致拥护。
五、做好堵疏两篇大文章
做好土地大文章,关键是堵和疏,必须堵得住、疏得开。打击违法用地就是堵。2016年全省拆除违法用地10000多亩,今年进一步加大力度,省政府和我厅召开了2次推进会,对重点地区进行2次督导,省厅对面积排在前50 位的大图斑进行了直接核查,挂牌督办了21起违法用地案件,各地组织了多次约谈会、拆除观摩会和集中统一拆除行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压态势。截止到5月底,全省已拆除违法用地2700多亩,对违法用地的“零容忍”,已经成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但光堵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设计运用好各项疏导之策。一是加快批地,最大限度的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毕竟占地是发展的刚性需求。二是处置好低效利用土地和闲置土地,运用好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等盘活存量政策。三是建立真正的土地储备制度.让项目等土地变为土地等项目。四是做好占补平衡、规划修编等工作,解决报批用地的瓶颈问题。五是进一步提高变更调查质量,避免人为地增加卫片执法负担。去年以来,我省共处置闲置土地2.84万亩,盘活批而未供土地18.45万亩。辛集市通过拆违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已为城市建设腾退土地2350亩,为重点项目收储土地1890亩,实现占补平衡指标2500亩。
(作者系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执法监察局局长)
<< 上一篇
网友留言(0 条)